明亮慈善基金会
020-81771171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明亮
    • 明亮介绍
    • 理事长寄语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制度政策
    • 明亮荣誉
    • 公益单位
  • 明亮服务队
    • 锄禾社服务队(近期活动)
    • 森瑟涧藏地公益服务队
    • 拾零传统文化服务队
  • 捐赠方式
    • 在线捐赠
    • 银行汇款
    • 邮局汇款
    • 微信支付
    • 支付宝付款
  • 帮扶项目
  • 信息公开
    • 基本信息
    • 年度报告
    • 善款收入
    • 善款支出
  • 相关法规

明亮资讯

  • 明亮视频
  • 明亮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明亮资讯 >> 明亮新闻
七旬失明老人巧手编织励志人生
日期:2016-7-4 浏览: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把自家种的竹子搬回家,劈成规格接近的一片片,再根据顾客的需要,独自编制成各式各样的精美竹器……令人感到惊叹的是,这一切竟出自一位70岁的失明孤寡老人之手。

家住东莞企石的七旬老汉黄杞全,是闻名周边的“励志老人”。自幼双目失明的他,凭借超常的毅力,费尽心思学会了一整套竹编技艺。数十年如一日,黄杞全不依靠他人的救济,凭借双手编织竹器,自力更生。

近日,这名“励志老人”再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:往年向他定制竹器的客户,由于转行突然停止采购他编的产品,导致他一手编织的上千只小竹篮滞销。老人的故事经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后,社会爱心人士纷纷致电或直接登门要求购买小竹篮,滞销的产品被一“抢”而空,一曲关于爱的赞歌,在东莞企石镇奏响!

      七旬盲翁巧手编织新生活

11月20日,记者来到东莞企石博夏村。黄杞全今年70岁,家住企石博夏村偏僻的角落,一进门,简陋的屋舍里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竹器,箩筐、撮箕、竹篮、簸箕……各种器具应有尽有。仔细掂量,这些精致的竹器都十分结实。若非亲眼所见,很难想象这些工艺精湛的竹器,竟然都是出自一位盲人之手。

“我已经编了30多年竹器了,从种竹子到削竹篾,再到编竹器,都由我一手包办。”黄杞全边说着,边从水盆里掏出已浸泡好的12根竹篾条,相互交叉织成网状,然后将篾条网定在木模上,再用篾丝沿着篾条以挑一压一的形式固定好篮身。不一会工夫,一个小巧玲珑的竹篮就编织好了。

黄杞全在3岁时便因病导致双眼失明,当时又适逢动荡时期,饥寒交迫常常占满他儿时的记忆。父母去世后,所幸得到三个兄弟以及乡邻的照顾,才不致流落街头。他一生未婚,膝下无子女,但平时生活起居都能自理。饮食基本靠家里的两个电饭煲解决:一个用来煮饭,另一个则用来做菜。因怕麻烦别人,他一般会让亲邻帮他买可以“一锅熟”的食材。

徒手摸出来的功夫

黄杞全说,在过去,为了掌握一项生存技能,父母曾将他送去学唱盲佬歌。当时师从盲艺人黄桂祥,学成后便在常平、石排等周边镇街以唱盲佬歌赖以谋生。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,盲佬歌式微,他也就告别了四处奔波的生活。黄杞全感慨道,正是因为盲佬歌,他才走出过企石,“这辈子我去过最远的地方,就是当初卖艺走过的企石镇的周边镇街”。

上世纪70年代,黄杞全开始接触竹编技艺。起初,他只能靠摸着家里的箩筐、簸箕等竹器想象着编织的情景,摸着各种各样的竹器,感觉它们的形状、支撑骨架和篾条编织的规律。然后靠双手摸索着编起来,经常编了拆,拆了再编,如此反复。编织竹器要动刀动斧,这对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,难度可想而知,他也因此常常弄伤双手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制作的品种越来越多,速度也越来越快,品相也越来越好。过去,经久耐用的竹器是颇受农家欢迎的器物,因此逢圩日他就会将编好的竹器拿到集市摆卖,一趟下来也能赚点钱。

黄杞全说,由于看不到时间,他做手艺经常分不清早晚,很多时候,他只能依靠听门外行人脚步声的多少,来判断天是不是亮了。此外,他还通过一个小小的收音机,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。

受人帮助常铭记于心

今年50岁的企石博夏村民黄汉堂回忆说,早年间村里有不少水田,每逢秋收时,水田里的鱼儿也肥了,小伙伴们准要去黄杞全那里定制鱼篓准备捉鱼,“那时候他一天准能编织好,工钱随便给,有时给他还不要”。

一直以来,黄杞全都会给亲朋乡邻送竹器,也有不少人找上门来定制竹器,他很少跟人谈工钱。每当听到别人对竹器的赞扬,黄杞全都会会心地一笑,满足地说:“作为一个残疾人,我没有被乡亲嫌弃过,这么多年来,他们一直关心和帮助我,我只能用小小的竹器来报答他们的那份爱心。”

黄杞全说,最近这些年,因为有客户定制,他只编织这种竹篮,每天可以编织4个,一年下来可编织上千个,每只竹篮仅售3元,每到年底客户就会上门提货。但在今年,那几个客户都转行了,他的竹篮也因此滞销。

黄杞全老人的故事经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后,受到不少读者关注。不少热心市民电话询问老人的情况以及竹篮的价格、尺寸、数量等信息,表示会购买老人的竹篮。19日中午,企石镇一些楼盘的业主代表以及其他的热心人士纷纷来到黄杞全家,要求买走竹篮。

由于太多热心人士认购,竹篮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,社工姚锦柱只能将库存的近千只竹篮分成几批,满足各位热心人的一番好意。最后,由企石镇某楼盘业主集中购买了400只,用于分发给各业主;虎门某热心人士购买了300只,用于摄影发烧友们作背景道具;而剩下的近300只竹篮,则分别卖给了数名上门购买的热心人。老人也如愿收到了3510元,这是他一年的辛苦钱。

老人得知消息后很开心,他感激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关心,将继续编织质优价廉的竹篮给所有客户。

上一篇:广州市明亮慈善基金会成立
下一篇:让盲人“看见”真实世界
相关文章
  • 2020/11/11明亮携手爱心企业“助残扶贫就业技能培训基地”项目正式启动
  • 2020/11/15【助残扶贫就业技能培训】第1场
  • 2020/12/01地衣生命安全救援队11月海珠区机关党群服务分中心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。
  • 2021/02/042020明亮慈善基金会“慈爱分享年会”
  • 2016-09-05特蕾莎修女的故事——转载自天主教catholic公众号
  • 2021/12/30喜讯:东南明亮圆梦助学公益计划(0学费,食宿全免,大湾区高薪就业)第一批正式接受报名,节后开学,公益...
  • 2021/12/30喜讯:东南明亮圆梦助学公益计划(0学费,食宿全免,大湾区高薪就业)第一批正式接受报名,节后开学,公益...
  • 2017-03-07这是最好的消息
  • 首页
  • |关于明亮
  • |慈善项目
  • |明亮新闻
  • |我要捐赠
  • |信息公开
  • |捐赠方式
  • |明亮慈善义工队
  • |明亮基金会会歌
  • |联系我们
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1205号207房
Copyright © 2016 明亮慈善基金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35955号  网页设计:力洋网络